基层学术组织改革运行探索以西安财经大学为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高等教育如何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思想。西安财经大学的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使管理重心下移,学术权力和学术资源也逐步下移。随着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在学校的推进,教授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决策、职称评定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学部负责人在学科建设经费、科研团队建设、学科方向凝练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科团队每个成员的积极性,这极大的促进了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梯队的培养。管理重心下移,搭建集人、财、物于一体的基层学术组织,为全面贯通教学、科研提供实体平台,形成良好互动机制。
近年来,国家颁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国发〔2015〕64号)、《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7〕7号)、《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等文件,提出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领域“放管服”等改革,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陕西省在《陕西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陕教位〔2015〕9号)中也启动“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四个一流”建设意见。西安财经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立足学校实际,顺应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发展趋势,在我校推行了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推动我校学科建设及大学内部现代化治理。
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背景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沿用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根据专业设院系,把大学功能单一定义为教育教学,所以学校内部的组织只是一个教学组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学承担了更多的职能,可概括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苏联单一的教学组织无法满足现代大学产、学、研相结合的需求,因此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新中国的大学职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化,已从单一的教学为主职能转化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大学职能。新时期的国家发展目标是建立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人才培养手段须是产学研相结合。大学如果只做单一的知识传授,必然无法承载产学研三大职能的任务和国家赋予大学的使命。这就要求大学从一个职能要变成三个职能,这是中国大学现代化的需要。
其次,要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基层的学术组织不能只是单一的教学组织,要从单一的教学组织扩展成产学研相融合的新型学术组织。这是中国大学现在自身的职能和国家发展赋予的使命,是革除原有苏式教育体制大学职能过于狭窄化单一化改革的需要,也是为了锻造师资队伍从单一的教学职能发展为产学研三大职能的新型学术队伍的需要。
第三,基层学术组织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探索过程。大学的改革最早在文革前就有,依托中国科学院建立中国科技大学,学校系的设置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对应,系所合一。当时的目的就是想把大学制度探讨从一个单一的教学职能转换为教学、科研两个职能,由一支队伍来完成两件事,这样才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使人才的培养既掌握了知识,也会创造和运用知识,但当时还没有提出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概念。90年以后,国内少部分的高校,特别是一些知名高校开始进行探索。十一五以来,有高校提出了将这种方式叫做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目前,在陕西高校中,我校率先实施基层学术组织改革。
我校深化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实践探索
2007年,西安财经学院进行基层学术组织改革探索。制定并实施《西安财经学院岗位设置与聘用实施办法(试行)》(西财党字〔2007〕11号)文件,第一次实施全员聘任,“权责统一、重心下移”。逐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对院聘岗位和二级单位聘用岗位实施学院与二级单位分级聘用、管理和考核。设置学科群,聘任学科群带头人。2010-2015两个聘期,制定实施聘期岗位聘用与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两级管理、权责一致、重心下移”的原则,继续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以及教学单位模拟法人运行机制,不断加大教学单位的办学自主权。2010年在岗位聘任中设置学科带头人岗位,试行低职高聘。2013年在岗位聘任中实施低职高聘,同时试行高职低聘,落实构建结构层次比较科学合理的岗位序列和有序竞争、充满活力的聘用机制,促进人员合理流动和结构优化。
文章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gdcjdxxb.cn/qikandaodu/2021/0225/471.html
上一篇:馒头一词或来自佛经
下一篇:广东财经大学品牌策划推广大赛赛制改进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