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
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问题较为突出,而国家设立“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山西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也对专业人才提出了需求。目前,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备受关注,近年来,国内高校对此都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
刘冰认为,该专业定位不清,应根据各院校自身特点建立更具针对性的培养模式[1];蔡湘文等以桂林理工大学为例,结合广西省矿产资源丰富的地理特点,指出该专业应紧紧围绕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做好办学定位,服务地方发展[2];常胜等人认为该专业宽性有余而专性不足,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由全方位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是当前有待解决的首要问题[3];陈妹琼等人以东莞理工城市学院为例,提出了“3+1”的课程设置[4];常胜等人以湖北民族学院为例,构建起“7+3+1”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5];赵德芳基于就业需求视角,提出应突出实践环节课程的应用[6];荆延德结合国内外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教育理念,提出了曲阜师范大学“四结合”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模式[7]。在进行调研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该文对财经类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培养方式、培养阶段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为财经类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的开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1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制定强调加强自然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教育,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通识课程组群、 学科共同课程组群、 专业课程组群、公共选修课组群和综合实践组群五大课程组群。
通识课程组群: 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公共通识课两大类别,涵盖了思政、英语、数学、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学生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提高学生语言技能和写作能力;使学生掌握该专业相应的数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科共同课程组群:结合山西财经大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特色,开设了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体现了财经特色,拓宽了发展口径,实施了多元化培养,为后期的专业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专业课程组群: 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两部分,旨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和综合操作能力。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开设自然地理学、自然资源学、环境科学等,还开设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基础等具体技术类课程,此外结合该校财经类的特色,在专业课设置中与资源环境相结合,以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为特色,开设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 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环境影响评价等应用型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分两个模块,模块一为可持续发展,模块二为土地资源管理,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实现了分方向培养。
公共选修课组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全校范围内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升和个性培养。
综合实践组群:主要包括综合实践、军事训练和社会实践三部分内容,实践与实训组群通过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各类竞赛、撰写学术论文,以及各种实践活动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体系从多个方面体现了培养目标中的财经特色、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特色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对培养目标的支持程度很高。
2 教学资源
将“外部引进”与“内部挖潜”相结合。该专业现有专任教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所学专业涉及自然地理学、生态学、环境科学。在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授课教师人数的50%; 近两年引进高水平博士人才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2%;专业教师中45 岁以下的占82%。因此,该专业教师队伍是一支年龄结构合理、职称结构均匀、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强的团队。目前校外实习基地7 个,专业有地图与测绘、环境规划两个实验室。
此外,教室电脑均可使用网络资源。部分课程还在教学中让学生共享慕课、校外精品课等优质教学资源。课下教师通过建设网络平台、公共邮箱、QQ 群、微信群等方式来为课后互动搭建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作业批阅、师生互动等。实践教学中利用各种软硬件和网络资源完成教学任务。
文章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网址: http://www.gdcjdxxb.cn/qikandaodu/2020/1228/400.html